数据转变为市场化配置的关键
“十三五”时期,我国大数据产业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产业规模年均增速超过25%,2020年达到约8000亿元,产业价值不断提升。
大数据与各产业广泛融合,工业大数据、金融大数据、医疗大数据、农业大数据等日渐成熟。
大数据带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总体从“前沿技术”正在变为“重要应用”,发挥的价值愈益明显。
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大数据已经不再是一个新兴的技术产业,而是正在成为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要素、资源、动力、观念。
从产业基础和产业链的角度对包括大数据产业在内的诸多产业提出了“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要求,这也是“十四五”时期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可以说,如果五年前我们更多的还是从新兴产业的角度看待大数据产业,那么“十四五”时期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已经从产业基础、产业链、产业生态等方面成为了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据中心将进一步得到夯实
大数据技术的提供形态已经从五年前的“产品为主”演化为“服务为主”,提供多种底层技术协同并且在开发运营等各环节提供便捷服务的解决方案正在日益成为大数据供给侧的主流选择。
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则关注到了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大数据产业息息相关。
网络、物联网、数据中心是大数据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超算中心、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的发展建设也离不开对于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作为信息基础设施上承载的主要资源,数据是新型基础设施的“血液”。
2020年我国数据规模达到约64ZB,2025年数据规模将达到约1000ZB,这对数据的存储能力和计算能力要求不断提高,亟需加大建立以数据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和存储新型基础设施.
除电信运营商、传统数据中心厂商、金融机构之外,新技术、新模式、新经济等领域的企业明显加大对大型大数据中心特别是云化数据中心的投资和建设力度。
数据广泛连接各种主体,可以引领和带动各要素在生产、流通、分配等环节的充分循环、高效配置和深度利用。
大数据融合应用从虚拟经济转变为实体经济
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从数据资源、技术、产业出发,层层递进,扣合数字经济发展主线。
融合应用是大数据产业的发展重点,“十四五”期间,我国产业持续优化升级,大数据与各产业融合步伐不断加快、融合深度不断加强,各细分产业应用场景的拓展和深入挖掘仍是关注焦点。
在制造业领域,大数据将进一步引领制造业向个性化定制、柔性化和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方向演进.
在健康医疗领域,大数据在个人健康管理、养生养老、医药研发、公共卫生管理、医疗行业监督等方面全面应用.
在交通领域,依赖实时全面的交通数据助推无人驾驶、智能驾驶逐渐大范围落地.
在农业领域,农产品生产监控、供需匹配、安全溯源、流通等方面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大数据.
在能源领域,大数据是能源系统智慧化升级的支撑,助力优化和协调能源效能、智能预警和运维设备、新能源预测等。
示范区建设将加速推进
当前,我国各区域大数据发展水平和能力明显存在差距,贵州、京津冀、珠三角、上海、河南、重庆、沈阳等8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在吸引政策支持和集聚产业要素方面具备明显优势,引领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并逐渐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成熟方案和经验。
随着大数据示范区建设不断推进,河北(雄安新区)、浙江、福建、广东、重庆、四川等地获批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未来这些地方将引领大数据创新发展和特色发展。
结尾
纵观国内外,大数据已经形成产业规模。面向大数据的云计算技术、大数据计算框架等不断推出,新型大数据挖掘方法和算法大量出现,传统产业开始利用大数据实现转型升级,期待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