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2022年突破万亿元 大数据产业增长迅猛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深入推进以及数字技术的不断成熟,大数据的应用和服务将持续深化。与此同时,市场对大数据基础设施的需求也在持续升高。预计2020年产业整体规模将达到6670.2亿元,到2022年将突破万亿元。

近日,由大数据产业生态联盟、赛迪顾问有限公司联合发布的《2020年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受到宏观政策环境、技术进步和升级、数字应用普及渗透等利好因素影响,2019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5397亿元,同比增长23.1%。该报告还预计,2020年我国大数据产业整体规模将达到6670.2亿元,到2022年将突破万亿元。

有专家指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数据有了新的历史使命,数字资源的资产性质和生产要素角色日益凸显,应加快构建系统化数据治理体系,从而避免数据治理的碎片化。

预计2022年突破万亿元 大数据产业增长迅猛

现状 大数据产业增长迅速阶梯分布特征明显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各行各业带来了一定影响。但在战“疫”过程中,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激发了新业态、新模式的出现。同时,2020年也是我国顶层设计发力新基建、提速数字基建建设的一年。在此背景下,乘新基建之东风,大数据产业加速发展,迎来新机遇、新发展。

由大数据产业生态联盟、赛迪顾问有限公司联合发布的《2020年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受到宏观政策环境、技术进步和升级、数字应用普及渗透等利好因素影响,2019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5397亿元,同比增长23.1%。

根据2019年中国大数据区域发展水平评估数据来看,全国各省(区、市,不包含香港、澳门及台湾)大数据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性,阶梯分布特征明显。

从地域分布来看,华东、华北区域在大数据产业发展方面持续领跑。调研结果发现,多数大数据企业的业务集中于华东、华北地区,合计约占整体市场规模的55.4%。广东、湖北、四川、贵州等地分别引领中南和西南地区大数据产业发展,并显著领先于东北和西北地区。

报告预测,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深入推进以及数字技术的不断成熟,大数据的应用和服务将持续深化。与此同时,市场对大数据基础设施的需求也在持续升高。预计2020年产业整体规模将达到6670.2亿元,到2022年将突破万亿元,从而持续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激发经济增长活力,助力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经济建设。

机遇 小企业走向大舞台大数据产业生态日趋完善

目前,推动大数据发展已成为我国各省市的共识。在各地的机构改革中,“大数据”成为一大亮点。比如,山东、福建、浙江、广西等新成立了省级大数据管理局;广东在原有大数据管理局的基础上,新组建了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贵州大数据管理局等已设立的机构也被明确提升至省政府直属机构部门。

与此同时,以八大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引领的大数据发展态势已基本形成。其中,京津冀地区着力打造大数据走廊格局,初步形成了大数据协同发展体系;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持续推进大数据与当地智慧城市建设;珠三角地区在大数据应用创新、产品研发及产业管理方面率先发展,颇具成效;贵州、重庆、河南、沈阳等四个试验区大数据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有望成为我国大数据发展的新增长极;而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基础设施类综合试验区,则充分发挥其在气候、资源、地形上的优势,不断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在绿色集约的原则下逐步开始了跨越式发展。

在大数据人才培养方面,2018年,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又新批准248所高校增设大数据专业。同时,阿里贵州大数据学院、重庆邮电大学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学院等产学融合的研究培训机构,也在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随着各地加快建立大数据管理机构,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将进一步优化。大数据人才将呈现多元化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理念向着更加灵活、更加实用的方向发展,我国大数据人才供给质量、数量将大幅提升。

大数据政策逐步完善,应用场景建设落地,人才供给显著提升……随着产业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大数据产业“专、精、新”的特点也让不少中小企业走向台前,在各个细分领域一展身手。

在IEEE院士、傲林科技联合创始人刘震博士看来,大数据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新基建的高水平推进,关键有赖于作为市场主体的工业企业自身的数字化、智能化。这是工业企业在整个新型工业化时代“踩准步、跟上点”的必要之举。在这其中,新数据智能又是企业数字化变革的驱动力。通过驱动企业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而助力新基建的高水平实施。

挑战 构建数据治理体系为数字经济赋能

如今,随着我国大数据资源不断丰富,产业链条不断完善,融合创新应用不断涌现,大数据产业取得了阶段性的发展成果。但同时应该看到,大数据产业的发展还面临不少的挑战。

中国科学院院士、大数据产业生态联盟主任委员梅宏在接受采访时指出,随着国家大数据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数据被明确为新型生产要素,各个行业愈加重视推进数字化转型,数字化、网络化和智慧化融合发展正成为时代特征。在此背景下,构建合理的数据治理体系是提升优化各行业数据能力、充分挖掘数据资源价值、打造数据驱动发展新引擎、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他认为,数据治理具有多维度、多层次、多观点、多学科等特点,需要构建系统化数据治理体系,从而避免数据治理的碎片化。“基于我们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构建数据治理体系需围绕国家、行业、组织三个层次,涵盖数据的管理体制机制、共享与开放、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数字经济产业基础的构建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长期工程,当前数字经济正进化到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的智能经济新阶段。我国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技术研发和应用中多年的探索和积累到了“一展身手”的时候。

各地如何发展 大数据产业

贵州 以大数据引领工业产业转型升级

贵州坚定不移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依靠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数字经济增速连续5年排名全国第一、数字经济吸纳就业增速连续两年排名全国第一,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位居全国第三,贵州大数据战略行动正在产业发展中释放出强劲新动能。

推进全省工业智能化改造。贵州充分发挥大数据的引领作用,在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煤炭产业机械化智能化改造、探索磷化工产业智能化发展、提升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数字化水平等方面下大力气,让“贵州制造”阔步迈向“贵州智造”。

催生数据融合新业态。作为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发挥大数据在工业转型升级中的引领作用,大力发展符合贵州实际、具有比较优势的数字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在与大数据融合发展中找到转型升级的路子。

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随着大数据产业的蓬勃发展,智慧农业让贵州山珍涌向国内国际市场,优质农产品推动食品工业发展不断升级,数字化让旅游服务质量更高。在大数据的推动下,贵州促进一二三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河北张家口 打造大规模数据产业基地

近期,河北省张家口市政府印发《张家口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根据规划,张家口市以推进大数据产业全链条发展为切入点,大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全面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着力增强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推动数据资源汇聚、提高数据融合应用能力,加快推进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持续动力。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5G部署,在全市建成国内领先、市县乡三级深度覆盖的立体化、智慧化、高性能的5G通信网络。

打造中国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高地。立足大数据产业优势,进一步壮大大数据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以打造全国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数据产业基地为目标,以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通信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新兴产业,构建区域数字经济生态体系。

加快产业数字化融合发展。推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在一二三产业中的深度融合,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

山西吕梁 从大数据产业中寻找发展新动能

近些年来,说起山西吕梁,人们能想到的只有煤炭资源,经济的严重不均衡发展,制约着吕梁市各方面的发展。一煤独大的吕梁该如何突破?2014年6月,吕梁市与国防科技大学合作建设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吕梁机组投入运行。这个项目的成功,也让吕梁发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转型发展路子——大数据产业。

乘“云”而上,借“数”发展。2017年以来,吕梁市连续召开四届“数谷吕梁·智赢未来”大数据产业发展推进会,组建了吕梁市大数据应用局,建成由一批国家级大数据及相关领域领军人物组成的吕梁市大数据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等“一委三院”人才支撑体系和创新发展平台。

煤炭作为吕梁的支柱产业,乘着大数据发展东风,也进行深度融合。启动建设了全市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煤炭企业不断开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目前吕梁的大数据产业已初步构建起“一区三园”产业发展体系、“一委三院”人才支撑体系、“一业多星”企业发展态势、“一网多用”融合发展格局。“面向未来,把发展大数据产业作为推动经济转型的新引擎,实现后发赶超的突破口。”这正是吕梁大数据产业发展的目标,也是吕梁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决心。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大数据

国网福建电力推进能源大数据中心建设

2020-8-31 11:11:00

大数据

个人信息保护与大数据应用并非两难

2020-8-31 11:40:0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