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因高空抛物、坠物造成的伤害事件屡上报端。水瓶、西瓜皮、易拉罐,甚至菜刀,都可能冷不丁地从天而降,砸向无辜的路人。轻则致伤,重则致命,让人防不胜防。高空抛物这种不文明行为,令人深恶痛绝。
但是,很多情况下,由于高空抛物具有突发性且速度快,而监控摄像头拍摄的画面不清晰等原因,物业和警方往往都很难找到肇事者。
现在,众多科技公司正在用 AI 技术解决这一棘手的社会难题。
高空抛物悲剧频发,背后凶手难追踪
高空抛物已经造成了数起社会悲剧。
去年 9 月,「天降铁球砸死女童」案件迎来一审判决,高空抛物再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4 年前,一个健身铁球从天而降,砸中婴儿车中的女婴头部,最终抢救无效死亡。此后,经警方调查和多方走访,终未找到肇事者。
高空坠物的杀伤力有多大?
一个西红柿从 5 楼坠下,都可砸碎 0.5 厘米厚的玻璃
2020 年 9 月,法院判决整栋楼(除了家中确实无人居住)每户补偿 3000 元。
尽管很多业主对这一判决结果表示不服。但在这种找不到肇事者的情况下,按照《民法典》规定,只能做出如此宣判。
发现难、取证难、责任追究难、肇事者违法成本低等,种种原因使得高空抛物成为社区管理的难点之一,也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
高空抛物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危害,甚至大众日常走路都要提心吊胆,严重影响人们的安全感与幸福感。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 AI 技术在算力和算法等方面的突破,高空抛物将有望被有效追溯并遏制。
AI 练就火眼,自动识别高空抛物
按照传统调查方法,一旦出现高空抛物事件,只能通过人工上门走访和调看监控录像来排查。如果抛物时间点不确定,工作人员则需要盯着录像一帧帧查,需要花费很多时间。
为此,安防领域推出了高空抛物溯源及报警的 AI 解决方案。
AI 图像分析,一分钟锁定抛物点
今年 2 月,位于上海市松江区的莱顿小城,安装上了 AI 监管系统,让高空抛物者无处遁形。
莱顿小城有 80 多栋高层,高空抛物也成为物业人员常常收到的投诉,却往往调查无果。
而 AI 监管系统通过对监控摄像头拍到的图像进行分析,可自动识别高空抛物现象,并清晰记录物体坠落轨迹,在第一时间,通过云平台将报警图片发送给物业工作人员。
该监控系统记录物体坠落轨迹,清晰看到抛物窗口
物业工作人员结合报警图片及同期监控视频,一分钟就可确定抛物窗口,从而上门进行宣教。
此外,因为 AI 监管系统记录了抛物行为的照片,证据确凿,居民也不会再拒不承认。
自动识别宠物狗,预警遛狗不牵绳现象
除了高空抛物,该智能监控系统还能检测小区遛狗不牵绳现象。
当摄像头拍摄到遛狗不牵绳的画面时,系统便会向物业发送报警信息,提示小区广场上有宠物狗出现。物业人员在监控视频查看并确认遛狗主人未牵绳之后,便可根据系统拍摄的活动轨迹,寻找遛狗人进行劝导。
除了高空抛物、不牵绳遛狗之外,该系统也会对生活垃圾乱投放、侵占消防通道等不文明行为,以及存在安全隐患的举动进行自动发现和报警,提高社区管理人员工作效率。此前,这些行为基本只能全靠人工巡逻发现。
各大科技公司,放出 AI 安防大招
高空抛物的监控,由于目标物一般较小、速度较快,而且很容易受到恶劣环境和复杂背景的影响,比如雾霾、雨雪天气,光照太强、夜间照明不足等。
针对这些问题,各大科技公司都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技术,比如支持透雾功能的相机,在污染严重、可见度下降的天气条件下,依然可获得高清晰度的视频,获取关键细节信息,称为追溯的有力证据。
海康威视:两台智能摄像机,负责一栋楼的安全
海康威视推出的高空抛物智能告警解决方案,仅需两台智能摄像机,就可以实现一个外立面的高空抛物检测智能告警。
由于高空抛物速度快,普通摄像机难以捕捉清晰的抛物轨迹。对此,海康威视使用高空抛物线专用摄像机(800W 超清星光摄像机),可进行图像的高清及远距离采集。
根据楼层不同高度,海康使用不同的摄像机组合
达到监控全覆盖的目的
通过交换机,将信号稳定传输至后端录像机,实现监控预览、存储、回查等其他功能,从而回溯可能对地面车辆、人员、公共财物等造成的伤害。
宇视科技:夜间和雷暴天气,也能看得清
宇视科技也为杭州余杭小区制定了防高空抛物方案。
针对户外雷暴与夜间光照不足的情况,宇视科技推出超星光技术,即使在无任何外置辅助光源的环境下,也可显示清晰的彩色图像。
据称,其摄像机支持防尘、防水功能,可经受极端天气考验
数据处理方面,为配合用户事后调查取证需求,其前端设备获取的清晰视频图像,存储于后端大数据或指挥中心平台。该平台支持视频数据的搜索、回放、智能分析,进而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效率。
华为:用智能算法,过滤干扰因素
华为推出的「万里眼」智能高空抛物解决方案,内嵌多种智能算法,包括华为 HoloSens SDC 算法。
其通过自主研发的 ConvFilter 降噪技术、ITSR 检测技术和智能抗干扰技术,有效过滤雨雪、飞鸟、飞虫等干扰因素,准确检测高空抛坠物,绘制抛物路线,解决误报问题。
目前,其智能追溯算法可达到 95% 的检测率。
技术+法律,能否守护「头顶上的安全」?
得益于上述人工智能技术与算法,社区管理人员才能够有效进行事后溯源,这些 AI 监控系统也对所有人起到一定震慑作用,从而提升居民的安全感。
不过,据某业内人士指出,高空抛物作为一个极其细分的场景,百分百识别所有高层抛物的解决方案几乎不存在,90% 及以上的准确识别已实属优秀。
因此,借助科技力量对这些陋习进行约束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加强每个人的道德约束与法律意识。
今年 3 月 1 日,最新刑法修正案生效,「高空抛物」正式入刑。
在高空抛物罪作为独立罪名施行的首日,全国首例高空抛物罪案件在江苏常州溧阳市人民法院进行了审理。
被告徐某某从三楼接连抛下两把菜刀,虽未未造成人身伤害或重大财产损失,但其行为已构成高空抛物罪,依照《刑法》被判处有期徒刑 6 个月,并处罚金 2000 元。
或许现在技术还需进一步完善,法律也无法百分百消除不文明行为。但在两者共同约束与震慑下,我们「头顶上的安全」有望早日被找回。